社群網路中的誹謗(抹黑)活動:刑法問題?
社群網路中的誹謗(抹黑)活動:刑法問題?
他們使用虛假帳戶,按感興趣的主題分組,選擇高流量的時間,分配可識別的主題標籤,然後進行攻擊。公司、公眾人物和一些國家實體是他們最喜歡的目標。那麼,透過假帳號在社群媒體上進行抹黑活動的現象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這是一種有效、簡單且經濟的策略,可以建立大規模的言論,透過重複,這些言論似乎變成了事實,從而達到抹黑的目的。
然而,這些有組織攻擊的頻率及其侵犯受害者權利的能力提出瞭如何避免其負面影響的問題。在本文中,我們將根據可能發生的犯罪行為來分析這一現象,並評估舉報這些犯罪行為是否可以成為保護公司或個人聲譽的有效措施。
這些攻擊是如何發生的?
這些誹謗活動是一種數位現象,在社群網路上創建虛假帳號和用戶,就某個問題發表大量虛假消息。由於其高參與度,最常見的使用平台是「X」(以前稱為 Twitter)或 Instagram Threads。 在某些情況下,這些活動是由機器人驅動的,機器人是執行一系列預定、重複和自動化任務的軟體,例如透過社群媒體上的虛假帳戶重新發布用戶對特定主題持有不利意見的新聞。因此,他們試圖透過廣泛傳播假訊息來操縱輿論,產生各種負面後果,主要是抹黑受害者,影響他的榮譽和名譽。
這方面的例子是越來越多的抹黑新聞媒體的活動。大多數此類案件是對針對國家、個人或公司的新聞調查發表的回應。具體來說,這些攻擊是基於透過虛假帳戶複製訊息,這些帳戶因其領導人和所有者的業務而質疑此類新聞媒體的可信度,影響了公司及其員工的道德誠信、榮譽和良好聲譽。
這種行為可能構成什麼犯罪行為?
那麼這種大規模、有組織的攻擊行為就可以構成誹謗、人格誹謗、甚至騷擾。當社群媒體傳播的訊息包含針對受害者的具體不名譽指控時,我們將面臨誹謗案件;當此類指控涉及被抹黑的主體實施犯罪時,構成誹謗;當貼文宣揚旨在造成人身傷害或任何形式傷害的行為時,構成騷擾。
在這種犯罪中,受害者既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法人,因為憲法法院規定,公司也有權獲得榮譽和良好的聲譽,因為它們的聲譽是它們在市場上的主要資產。
當您成為這些攻擊的受害者時該怎麼辦?
考慮到這種對社交網路的大規模攻擊現象涉及犯罪,除了您可能提出的任何私人索賠之外,提起刑事訴訟可能是捍衛您的憲法權利的理想方式。
首先,提起刑事訴訟是向社會發出明確而有力的訊息的機會,質疑和反對含有虛假內容或唯一目的是抹黑公司或個人工作的訊息。這樣,就有了保護受影響者的榮譽和名譽的平權行為。因此,透過向當局發出犯罪行為警告,您質疑並挑戰了所謂的資訊真實性,因此這是恢復特定主題的社會想像的第一步。
其次,考慮到這些類型的攻擊通常是透過虛假帳戶進行的,對於負責的檢察官來說,對每一個攻擊進行個性化處理可能非常困難。然而,鑑於抹黑和侵犯公司或個人權利的頻率高且有效,舉報此類行為可以增加國家進行複雜調查以查明和懲罰責任人的興趣。
最後,由於可能存在犯罪行為,提起刑事訴訟不僅是抵消這些活動有害影響的適當機制,而且還履行了有關舉報犯罪義務的任何義務。因此,提出申訴構成盡職調查行為。
但是,始終建議在提起刑事訴訟之前尋求法律建議,以了解其所有優點和缺點。無論如何,在某些情況下,不誠實的指控受到言論自由的保護,不能被理解為犯罪。 例如,關於公司服務的一般性意見可能不會被視為犯罪行為,因為它不一定涉及可以證明的特定行為。因此,即使陳述不真實,也不一定意味著犯罪。
同樣,鑑於識別這些網路行為責任人的複雜性,國家很多時候沒有採取足夠的調查行動來找到他們。然而,申訴人可以透過僱用私家偵探(PI)來避免這種缺乏興趣的情況。作為一個騙子,PI 可能相當昂貴,但它確實可以幫助促進檢察官的調查,從而更快地達成起訴。
事先提供法律建議也可以防止再次受害的情況。在針對公司的破壞活動的情況下,法律建議還應重點考慮與重新引發公眾辯論相關的風險,這些辯論可能會對公司的良好聲譽造成更大的損害。這是因為,作為一種破壞策略,犯罪者可能會歪曲事實,聲稱提起刑事訴訟是促進審查制度的一種措施。
總而言之,社群媒體上的垃圾現象是一個相關問題,甚至可能產生刑事後果,因為它可能構成誹謗、人格誹謗和騷擾等犯罪行為。因此,任何被認為是受害者的人都應該尋求法律建議,並透過任何適當的法律行動(例如刑事訴訟)來捍衛自己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