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不希望您的 AI 產生的 SEO 垃圾內容
Google 不希望您的 AI 產生的 SEO 垃圾內容
提交為“不是新內容,但一個很好的提醒”:人工智慧生成的內容是“垃圾內容”,並且違反了谷歌的網站管理員指南。
搜尋行銷人員正在熱議 Google的約翰·穆勒(John Mueller)將人工智慧產生的內容稱為「垃圾內容」。他在 4 月 1 日Google 搜尋中心 SEO 辦公時間聚會期間回答問題時這樣做了(這不是開玩笑)。
穆勒的反應並不令人震驚。特別是考慮到谷歌近年來多次回答了這個問題。另外,自動產生的內容長期以來一直是他們的網站管理員指南的一部分,是應該避免的。
然而,人工智慧生成的內容是社交媒體、論壇和私人團體討論的熱門話題。尤其是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
讓我們回顧一下 Google 在該主題上的歷史以及它對您的意義。
Google 關於人工智慧內容的最新聲明
首先,重要的是要記住,當穆勒在辦公時間發言時,他通常是在回答有關某些情況的具體問題。通常,他的答案會被誤解為比他實際所說的更廣泛或更有意義。如果不是完全不成比例的話。
在這種情況下,問題是:Google對託管人工智慧編寫內容的網站有何反應?
答案很簡單:這屬於自動產生內容的類別。這又可以追溯到Google成立之初。
但這就是事情變得有趣的地方。谷歌能區分人工智慧和人類寫的內容嗎?穆勒拒絕明確表態。
最終,內容是由人類還是機器人編寫並不重要。 Google 可以偵測它是否是高品質、低品質或徹底的垃圾郵件。在某些時候,Google 的第一頁結果很可能會充滿機器人生成的內容。
哎呀,對於某些 SERP 來說,這似乎已經發生了。我剛剛搜尋了【AI內容的好處】,看到這篇文章排名第二:
這是人寫的嗎?還是機器? 🤔
我認識很多糟糕的人類作家。他們可以在線上發佈內容。但這並不意味著谷歌必須對其進行索引或排名。但任何人都可以在線上發布任何品質的任何內容。
關於自動生成內容的 Google 官方指南
直接來自 Google 搜尋中心文檔,以下是 Google 關於自動生成內容的所有內容:
自動產生(也稱為「自動產生」內容)是透過程式設計產生的內容。如果 Google 旨在操縱搜尋排名而不是幫助用戶,則可能會對 此類內容採取行動。一些範例案例包括但不限於:
- 對讀者來說毫無意義但可能包含搜尋關鍵字的文字。
- 文字由自動化工具翻譯,在發布前無需人工審核或管理。
- 透過自動化過程產生的文本,例如 馬可夫鏈。
- 使用自動同義詞或混淆技術產生的文字。
- 透過抓取 Atom/RSS 提要或搜尋結果產生的文字。
- 拼接或組合來自不同網頁的內容而沒有增加足夠的價值。
Google 過去關於人工智慧內容的更多聲明
2022 年: Mueller 被問到 Jasper 等基於人工智慧的內容創作工具,並在推特上回覆:「自從網路誕生以來,內容產生器/旋轉器就已經存在。人們使用了各種工具和技巧來做到這一點(見圖)。據我所知,大多數網站在創建更高品質的內容方面都遇到困難,他們不需要幫助創建低品質的內容。
2021 年:穆勒表示,Google可能會更專注於內容的質量,而不是內容的生成方式。從本質上講,這意味著谷歌可能會同意對機器編寫的內容進行排名。但那一天還沒到來。
2020 年:在討論GPT-3(生成式預訓練Transformer 3,可以產生類似人類的文本並翻譯內容)表現不佳時,谷歌的加里·伊利斯(Gary Illyes) 表示,谷歌不希望在其索引中包含機器翻譯的內容。他在推特上分享了一個有趣的例子:「全部一起煮沸後,糖溶解了就可以用了。不要煮太久,椰奶會生孩子的。
2019 年:穆勒被問到自動翻譯內容是否會導致手動操作。簡而言之,他說不,但如果內容很差,很可能排名不會很好。同年,穆勒表示機器寫的內容不好。然而,他指出,在「未來」的某個時刻,Google可能會對機器生成的內容更加開放。關鍵在於谷歌必須無法判斷它是由腳本還是人類編寫的。
2017 年: Illyes 被問到使用資料為人類產生可讀內容的工具是否被視為「自動產生的內容」。伊利斯回答說,谷歌正在考慮這件事,但當時沒有什麼好說的。
2010 年: Mueller表示,使用自動翻譯工具(如 Google 翻譯)為您的網站創建內容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被視為「創建自動生成的內容,這違反了我們的網站站長指南」。
諷刺的立場?
谷歌稱自己是人工智慧優先的公司。他們在各種產品中使用數百種機器學習模型——搜尋、廣告、YouTube、Gmail 等。為什麼?因為它有助於改進產品。
那麼為什麼搜尋結果中的內容會有所不同呢?是嗎?好吧,這一切都取決於質量,或者至少取決於谷歌的演算法如何解釋質量。
但這其實並不是一個諷刺的立場。谷歌一直致力於獎勵高品質的內容。熊貓更新是Google為清理內容農場對搜尋結果造成的混亂所做的重大嘗試之一。
人工智慧內容的風險與效益
以下是人工智慧內容的一些風險和好處。這絕對不是一份詳盡的清單。
風險:Google 對您的網頁/網站採取操作
手動操作可能會對您的品牌或業務造成嚴重後果。除了投入此類內容的所有資源之外,現在您還必須投入更多的資源來清理混亂並(希望)回到 Google 的搜尋結果中。
風險:非原創
雖然人工智慧內容生成比舊的內容旋轉器更先進,但基本上它仍然是一樣的。您正在複製網路上已有的其他人的作品 – 可能包括您的競爭對手。所以你只是在改變別人的言語和想法。對於任何企業來說,跟隨而不是領先都是一種危險的模式,幾乎只能保證你永遠是第二名。
風險:品質低
你得到的內容將需要大量的編輯。最好的情況是,您將獲得機器人般的普通內容。如果您在技術上投入相同(或更少)的時間和資源,您可能可以聘請人類作家。
好處:寫作是耗時的
人類需要時間來生產內容。 AI內容可以減少這個時間。也就是說,您應該考慮用於校對您獲得的任何內容的資源。幾年前,美聯社因在統計數據較多的報導中使用機器人記者而受到一些關注,但它增加了產出,同時解放了記者20%的時間。
好處:好內容並不便宜
這是有原因的。一般來說,內容涉及的內容比實際寫作多得多。有研究(關鍵字、排名、你的競爭對手是誰,等等)。需要多少編輯量?是否需要任何圖形來支援它?作者是該主題的主題專家嗎?專業知識是一種成本。這甚至還沒有考慮內容的推廣。因此,如果您可以接受「足夠好」的內容(由於資源/預算有限,或者您可能在競爭較低的利基市場中運作),那麼人工智慧內容可能會對您有利。
好處:有利於創意的產生
作家的障礙是最嚴重的。人工智慧可以幫助您提出內容創意。目前,還不足以完全從頭開始創建內容。但也許這些工具有足夠的價值來使用它們來集思廣益內容創意。
為什麼我們關心
SEO 的大部分內容都是關於權衡風險與回報。谷歌的立場是,如果它檢測到此類內容,您可能會收到手動操作或被取消索引。也就是說,人工智慧可以幫助內容創作。但即便如此,仍需要人類層面。無論您採取何種方式,請務必確保您的公司或客戶能夠適應並了解與使用人工智慧產生的內容相關的任何和所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