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 Google 搜尋結果中刪除他人的網頁?

如何從 Google 搜尋結果中刪除他人的網頁?

以下是如何從 Google 搜尋結果中刪除他人網頁的詳細說明,涵蓋 合法程序、技術策略 與 注意事項,適用於處理侵權內容、隱私外洩、誹謗資訊等情境:
一、合法途徑:依政策或法律強制移除
1. 著作權侵權(DMCA 請求)
適用情況:
他人網頁未經授權使用你的原創內容(文章、圖片、影片、程式碼、設計等)。
操作步驟:
- 確認版權歸屬:
- 準備原創證明(如原始檔案、發布時間戳記、版權登記文件)。
- 若內容曾公開於你的網站或社群平台,提供原始連結。
- 填寫 Google DMCA 表單:
- 進入 Google 著作權移除表單。
- 選擇「著作權問題」→「提交移除請求」。
- 填寫以下資訊:
- 侵權內容 URL:需完整網址(例如
https://example.com/infringing-page
)。 - 原創內容連結:你的原版作品網址(若適用)。
- 版權聲明:簡述侵權行為(例如「此網頁未經許可複製我的文章」)。
- 聯繫資訊:姓名、電子郵件、電話(Google 可能聯繫驗證)。
- 侵權內容 URL:需完整網址(例如
- 簽署法律聲明:
- 聲明內容真實,並同意承擔偽證責任(美國法律適用)。
- 後續處理:
- Google 通常在 3-5 個工作日 內下架連結。
- 網站主可能提出「異議通知」(Counter-Notice),此時需在 10 天內 提起法律訴訟,否則連結會重新顯示。
注意事項:
- 虛假檢舉可能觸犯《數位千禧年著作權法》(DMCA)第 512(f) 條,面臨民事賠償。
- 此方法僅移除 Google 搜尋結果,原始網頁需另外要求網站管理員刪除。
2. 個人敏感資訊外洩
適用情況:
他人網頁公開你的身分證號、銀行帳號、病歷、簽名、裸照等敏感資料。
操作步驟:
- 使用 Google 個人資訊移除工具:
- 進入 Google 個人資訊移除表單。
- 選擇「我的個人聯絡資訊被公開在我不控制的網站上」。
- 提交證據:
- 侵權 URL:需完整網址(例如
https://example.com/leaked-info
)。 - 身分證明:上傳護照、身分證或駕照(遮蔽非必要資訊)。
- 危害說明:解釋資訊如何被濫用(例如「公開銀行帳戶可能導致詐騙」)。
- 侵權 URL:需完整網址(例如
- 審核結果:
- Google 會在 1-3 天 內回覆。若通過,相關連結將從搜尋結果隱藏。
限制條件:
- 不適用於「你自願公開的資訊」(如論壇留言中的電話號碼)。
- 需明確指出「直接風險」(如人身安全威脅),否則可能被拒。
3. 誹謗或非法內容(法律訴訟)
適用情況:
他人網頁包含不實指控、誹謗、仇恨言論、威脅等非法內容。
操作步驟:
- 證據保全:
- 使用 Archive.today 或公證人存檔網頁內容。
- 收集損害證明(如營業損失報表、精神科診斷書)。
- 提起民事訴訟:
- 管轄法院:
- 內容發布者所在地法院。
- 侵權結果發生地法院(如你的居住地)。
- 請求事項:
- 刪除原始網頁內容。
- 賠償精神或經濟損失。
- 管轄法院:
- 強制 Google 移除連結:
- 取得法院判決後,提交至 Google 法律移除表單。
- Google 會根據判決書下架連結(需註明案號與法院名稱)。
跨境執行難點:
- 若網站位於國外(如美國),需依《海牙公約》執行判決,耗時可能長達數月。
二、技術手段:降低他人網頁的搜尋能見度
若內容不違法但對你造成困擾,可透過 SEO 策略壓制其排名:
1. 創建高權威內容
- 針對相同關鍵字:
- 建立網站或部落格,發布與爭議關鍵字相關的專業內容(如澄清聲明、深度分析)。
- 範例:若他人網頁標題為「[你的名字] 詐騙」,可發布「[你的名字] 專業經歷與客戶推薦」。
- 優化技術細節:
- 使用 Google Search Console 分析點擊率與排名。
- 強化標題(Title Tag)、Meta 描述、H1 標籤。
2. 建立反向連結(Backlinks)
- 爭取權威網站曝光:
- 投稿至媒體、行業論壇,並在文中加入連結至你的正向內容。
- 發布新聞稿(透過 PR Newswire 或本地平台)。
- 社交媒體擴散:
- 在 LinkedIn、Twitter 分享專業內容,吸引自然流量與外部連結。
3. 工具推薦
- Ahrefs:分析競爭對手關鍵字策略與反向連結來源。
- SEMrush:追蹤搜尋排名並提供 SEO 建議。
三、直接與網站管理員交涉
1. 協商刪除內容
- 查找聯絡方式:
- 透過網站「聯絡我們」頁面。
- 使用 WHOIS 查詢工具(如 ICANN Lookup)找註冊人信箱。
- 正式請求範本:主旨:請求刪除 [網頁標題] 內文: 您好, 我是 [你的姓名],發現貴站頁面 [URL] 包含 [侵權/不實] 內容, 具體問題為:[簡述內容錯誤或侵權事實]。 依據 [法律依據,如著作權法第 XX 條],請求於 [期限] 內刪除該內容。 若未獲回應,將採取進一步法律行動。 聯繫方式:[你的電話與信箱]
2. 檢舉至網站主機商
- 適用情況:內容涉及兒童色情、暴力威脅等明顯違法行為。
- 操作步驟:
- 查詢網站主機商(使用 WhoIsHostingThis)。
- 向主機商提交檢舉信,附上內容截圖與法律依據(如《刑法》條文)。
四、注意事項與風險
1. 移除範圍限制
- 地域性:
- GDPR 移除僅影響歐盟境內搜尋結果(如 google.fr、google.de)。
- 若需全球下架,需向多國 Google 提交請求。
- 內容存留性:
- Google 僅隱藏連結,原始網頁需透過法律或協商刪除。
2. 法律風險
- 誣告責任:
- 不實的 DMCA 檢舉可能導致反訴(美國法律最高可判賠 USD 150,000)。
- 誹謗認定門檻:
- 在美國,需證明內容「不實且具惡意」;在台灣則需「足以毀損名譽」。
3. 替代方案
- 線上聲譽管理(ORM):
- 委託專業公司(如 WebRto)壓制負面內容。
- 監控工具:
- 使用 Google Alerts 即時追蹤關鍵字,早期發現新負面內容。
五、總結操作流程
- 確認內容性質:
- 是侵權、隱私外洩,還是誹謗?
- 選擇合法途徑:
- 侵權 → DMCA 請求;隱私 → Google 個人資訊工具;誹謗 → 法律訴訟。
- 同步技術壓制:
- 建立高質量內容提升 SEO 排名。
- 直接交涉:
- 聯繫網站管理員或主機商要求刪除。
- 長期監控:
- 使用工具追蹤,防止內容重新出現。
重要提醒:
- 跨境案件建議諮詢國際律師(如專精網路法的 Bird & Bird)。
- 若內容涉及刑事犯罪(如恐嚇、詐騙),立即報警處理。
透過合法與技術手段結合,能有效控制他人網頁的搜尋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