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起訴說您生意壞話的人嗎?
在當今的數位時代,企業的聲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負面評論、虛假陳述和惡意謠言可能會在網路上迅速傳播,對公司的利潤造成重大損害。但什麼時候「說企業壞話」就構成了非法誹謗呢?當企業聲譽受到不公平損害時,企業可以訴諸什麼法律手段?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商業誹謗訴訟的來龍去脈,包括什麼構成誹謗、如何證明索賠以及可能獲得哪些損害賠償。 目錄 什麼時候可以起訴說您生意壞話的人? 並非所有有關企業的負面言論都被視為誹謗。要上升到法律主張的水平,該聲明必須滿足某些標準。首先,它必須是假的。其次,意見無論多麼嚴厲,通常都受到第一修正案的保護。此外,該聲明必須向第三方發布(無論是口頭、書面或線上),並對企業的聲譽或財務狀況造成實際損害。 誹謗是一種以事實形式呈現的虛假陳述,會對陳述主體造成傷害或損害。為了證明誹謗,原告通常必須證明四個關鍵要素: 要素 1 – 虛假事實陳述 誹謗索賠的第一個要素是虛假事實陳述。原告必須證明被告的陳述不真實,並將其作為事實資訊而非觀點呈現。這意味著該陳述必須能夠客觀地驗證其真假。例如,如果有人聲稱一家餐廳使用過期食材,這是可以證明或反駁的事實陳述。另一方面,如果有人說餐廳的食物“糟糕”,這只是一種意見,通常不被視為誹謗。 要素 2 – 將聲明傳達給第三方 第二個要素需要證明虛假陳述已發布或傳達給至少一個其他人。在數位時代,這可以包括線上評論、社交媒體貼文、電子郵件或第三方可見的任何其他形式的通訊。即使最初的聲明是私下發表的,例如在個人電子郵件中,如果後來被分享或轉發給其他人,也可能滿足誹謗的這一要素。 要素 3 – 該聲明是出於疏忽或實際惡意而做出的 第三個要素涉及證明被告在做出虛假陳述時有疏忽或實際惡意。過失是指被告在發表聲明之前未能採取合理的謹慎措施來確定聲明的真實性或虛假性。另一方面,真正的惡意需要證據證明被告知道該陳述是虛假的,或魯莽地無視其真實性或虛假性。這一更高的標準通常適用於公眾人物,包括一些企業。 要素 4 – 虛假陳述造成的損害 第四個也是最後一個要素是損害賠償。原告必須證明虛假陳述對其聲譽、業務關係或財務狀況造成損害。這可能包括利潤損失、銷售額下降或公司商譽受損。在某些情況下,例如誹謗本身(本質上具有損害性的言論,如犯罪行為或不道德行為的指控),無需具體證據即可推定損害。 如果企業能夠確立誹謗的這四個要素,他們就有理由贏得誹謗訴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