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權 – 您需要了解的一切,如何刪除負面內容
幾乎每個人都聽說過歐盟的 GDPR(《通用資料保護條例》),因為它在 2018 年生效之前作為一項擬議法規經常出現在頭條新聞中。 GDPR 適用於所有歐盟成員國,並制定了有關資料收集、資料保護以及資料控制者和個人權利的法規。 被遺忘權是 GDPR 第 17 條,它賦予人們在某些情況下控制自己資料的權利。 讓我們仔細看看被遺忘權、它是如何運作的,以及為什麼這項歐洲資料保護法會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影響每個人。 什麼是被遺忘權? 被遺忘權是個人在某些特定情況下要求從網路搜尋引擎和其他線上目錄中刪除資訊的人權。 自 2006 年以來,歐盟一直存在某種形式的被遺忘權,圍繞著表達自由權和言論自由權與人們對自己資料和資料保護的權利之間的必要謹慎平衡進行了長期討論。 被遺忘權的歷史 作為一個概念,被遺忘權多年來一直在菲律賓、阿根廷和歐盟等多個司法管轄區討論並付諸實踐。 被遺忘權的整個想法源於人們希望對其數據擁有自主權,而不是在未來被用來羞辱他們。換句話說,人們希望從網路上刪除他們過去行為的權利 – 或只是關於他們的不正確的歷史資訊 – 以便第三方無法利用它來對抗。 刑事定罪是可能對資料主體產生不利影響的資料使用類型的明顯例子。 反對被遺忘權的常見論點 爭議圍繞著個人被遺忘權和從搜尋引擎中刪除資料的能力的概念。 那些在資料保護方面反對被遺忘權的人質疑將這種權利視為一項可採取行動的國際人權的實用性。 關於其實施的模糊和不同的規定以及不同的裁決導致了在實際應用中將其作為人權的模糊性。 這種權利對其他權利的潛在影響也會引起爭議。例如,如何才能將被遺忘權與言論自由權結合?此外,它與隱私權如何運作?被遺忘權的實施是否會導致搜尋功能品質下降? 然而,那些主張被遺忘權的人將復仇色情及其對人們造成的傷害等情況作為其存在的明確理由。同樣支持的論點包括搜尋結果顯示某人過去的犯罪記錄或個人識別資訊的例子。 從概念到實作-刪除個人資料的權利 這一切都取決於網路聲譽及其對個人生活和企業功能的至關重要性。 歐盟先前的資料保護法也旨在確保有關人員的資訊不應該被用來損害他們。然而,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刪除權為基礎的,而刪除權並不是包羅萬象的。 在英國,人們長期以來一直認為,有關個人的某些資訊(包括刑事定罪)應在指定時間段後「使用」。這可以從 1974 年實施的《罪犯改造法》看出。 法國政府也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