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法院「侵害商標權有關財產權爭議」判決書有辦法刪除或隱匿公司全名嗎?
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侵害商標權有關財產權爭議」判決書有辦法刪除或隱匿公司全名嗎? 終極指南 在智慧財產權訴訟,尤其是商標侵權案件中,判決書公開後,當事人(特別是敗訴或被認定侵權的一方)常擔心公司名稱(全名)出現在公開判決書中會對商譽、客戶關係或未來業務造成負面影響。因此,「能否要求法院刪除或隱匿判決書中的公司全名?」成為一個重要問題。 核心結論:原則上「非常困難」,實務上「成功案例極少」,但有「極其有限」的例外空間。 以下詳細說明: 一、 判決書公開與姓名記載的基本原則 二、 要求刪除/隱匿公司全名的法律依據與挑戰 當事人若想請求法院不公開或遮蔽判決書中的公司全名,主要可能援引的法令及面臨的挑戰如下: 三、 成功可能性評估與「成功案例」的現實 四、 實務建議與替代方案 總結 在台灣商業法院審理的「侵害商標權有關財產權爭議」案件中,基於司法公開透明原則及明確記載當事人的必要性,要求法院在公開的判決書中「刪除」或「完全隱匿」公司全名,法律上依據薄弱,實務上成功機會極其渺茫。單純的商譽顧慮或商業損失風險,幾乎不可能被法院採納作為豁免公開的理由。 企業在涉入此類訴訟前,務必認清判決書公開記載公司名稱是常態與原則。最有效的風險控管策略是: 理解並接受司法判決公開的遊戲規則,並在規則內尋求最有利的解決方案(尤其是和解),才是務實且較有成功機會的作法。企圖「刪除」或「隱匿」判決書中公司全名這條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行不通的。 雖然很難從司法院網下架商業法院的判決書,但我們還是可以從 Google 搜尋中移除,現在就立即聯繫我們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