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路誹謗賠償
在台灣,若因網路誹謗導致名譽受損,當事人可透過民事訴訟請求賠償,並可能同時追究刑事責任。以下整理法律依據、賠償範圍、實務案例及操作步驟: 一、法律依據與賠償範圍 1. 《刑法》誹謗罪(第310條) 2. 《民法》侵權行為(第184、195條) 二、實務判決賠償金額參考 1. 一般個人名譽受損 2. 公眾人物或企業 3. 大規模網路散佈 三、請求賠償的關鍵步驟 1. 蒐集證據 2. 提起刑事告訴(可搭配民事求償) 3. 單獨提起民事訴訟 四、影響賠償金額的關鍵因素 五、常見抗辯與法院見解 1. 「言論屬實」抗辯 2. 「合理評論」抗辯 3. 「匿名帳號」責任 六、實際操作建議 七、總結 網路誹謗賠償的關鍵在於 「即時蒐證」 與 「明確證明損害」。 若遇網路誹謗,建議立即行動,避免證據滅失,並諮詢法律專業以保障權益。 台灣專業網路誹謗律師 …
你可以起訴某人誹謗嗎?你需要知道什麼
當約翰史密斯的前商業夥伴開始散佈關於約翰貪污金錢並與員工上床的惡毒謠言時,約翰的聲譽和業務都遭到了粉碎——儘管這些指控完全是錯誤的。值得慶幸的是,約翰能夠以誹謗罪起訴他的前伴侶並獲得 50 萬美元的賠償。如果您像約翰一樣是誹謗的受害者,在本文中,我將解釋您的合法權利,並引導您完成反擊以恢復名譽的關鍵步驟。 作為一名代表過數百名書面誹謗或口頭誹謗受害者的網路誹謗律師,我們親身了解您的名譽受到不公正的攻擊是多麼痛苦和破壞性。誹謗會毀掉事業、人際關係和心理健康。但你不必默默承受。法律提供了追究誹謗者責任、洗刷你的清白並追償你的損失的追索權。 在這份綜合指南中,我們將介紹: 如果您認為自己受到誹謗,請繼續閱讀以了解您的權利和選擇。 目錄 什麼是誹謗?誹謗的定義以及口頭誹謗與書面誹謗有何不同 誹謗是損害您聲譽的虛假口頭陳述。更具體地說,誹謗是損害某人名譽的虛假陳述的一般法律術語。誹謗可以分為兩種形式: 那麼口頭誹謗和書面誹謗有什麼不同呢?兩者都是誹謗的類型,但口頭誹謗涵蓋口頭的誹謗性言論,而書面誹謗指書面和發表的誹謗性言論。例如: 在大多數國家/地區/州,包括我們公司所在的紐約,誹謗通常被認為比誹謗更有害,因為書面陳述持續時間更長並且可以傳播得更遠。但誹謗仍然會造成嚴重損害,尤其是在我們的數位時代,口頭言論可能會在網路上瘋傳。 口頭誹謗和書面誹謗的關鍵在於誹謗性言論必須是虛假的。如果有人散佈關於您的負面訊息且基本屬實,那麼您很可能不會受到誹謗訴訟——即使真相令人受傷。誹謗訴訟保護聲譽免受虛假攻擊,而不是令人不安的事實。 我的誹謗訴訟有效嗎?您必須證明的 4 個關鍵要素 誹謗不只是有人對你說一些刻薄或批評的話。要贏得誹謗訴訟,您必須證明以下四個關鍵要素: 讓我們逐一解析這些法律要求: 要素 1:虛假 您必須能夠證明該誹謗性陳述實質上是錯誤的,而不僅僅是誤導性或不討人喜歡的。意見通常不能構成誹謗主張的基礎,但如果所表達的意見暗示虛假事實,則可能會構成誹謗。 要素 2:出版 從法律意義上來說,「公開」僅僅意味著將誹謗性言論傳達給除您之外的其他人,即使只是口頭傳達給一個人。只要第三方聽到並理解了誹謗,就被視為「發表」。 要素 3:物質損害 您必須因誹謗而遭受真正的損害,無論是對您的聲譽、業務、財務還是心理健康。僅僅傷害感情是不夠的。您需要證據,例如銷售損失、客戶減少、工作邀約被撤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