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路假訊息如何舉報?

台灣網路假訊息如何舉報?

台灣網路假訊息如何舉報? 完整指南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辨別並舉報網路假訊息(Disinformation)是維護社會信任的重要行動。台灣擁有完善的舉報機制,本指南將詳細說明如何有效識別與舉報假訊息。
一、識別假訊息:舉報前的關鍵步驟
在舉報前,請先冷靜判斷內容真偽。假訊息常有以下特徵:
- 來源不明或可疑:
- 無署名作者、無可靠媒體來源。
- 來自不熟悉的網站、粉絲專頁或通訊群組。
- 網址異常(模仿知名媒體但多一字母或少一字母)。
- 內容煽動情緒:
- 使用大量驚悚標題(如「緊急!」、「震驚!」、「內幕曝光!」)。
- 刻意激發恐懼、憤怒或仇恨。
- 內容過於片面,缺乏多元觀點。
- 資訊細節模糊或矛盾:
- 缺乏具體時間、地點、人物等細節。
- 數據誇大不實或無出處。
- 與已知事實或權威資訊明顯矛盾。
- 圖片/影片可疑:
- 畫質模糊、影像不連貫。
- 圖片有明顯修圖痕跡(如文字不自然、光影矛盾)。
- 影片被重新剪輯或配音,扭曲原意。
- 快速傳播要求:
- 內容標註「請廣傳」、「分享給親友」等字眼。
- 利用「限時」、「獨家」等手法製造急迫感。
查核工具:
-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專業查核組織,針對重大傳言進行查證。
- MyGoPen: 專注於破解 LINE 和網路謠言。
- Cofacts 真的假的: 開放資料庫,可查詢或回報謠言。
- 趨勢科技防詐達人: LINE 官方帳號,提供即時詐騙與謠言查證。
二、主要舉報管道與步驟
確認內容為可疑假訊息後,可透過以下管道舉報:
(一) 向「事實查核機構」舉報
-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 官網舉報: 官網設有「申訴諮詢」表單,填寫訊息內容、出處和可疑點。
- Line 舉報: 加入官方 Line 帳號 (@twfc),直接傳送可疑訊息連結或截圖。
- MyGoPen:
- 官網舉報: 點擊官網「回報」按鈕,填寫表單。
- Line 舉報: 將可疑訊息轉傳至官方 Line 帳號 (@mygopen)。
- Cofacts 真的假的:
- Line 舉報: 將訊息轉傳至聊天機器人 (@cofacts),系統會自動查詢或引導回報。
(二) 向「社群平台」檢舉
各大平台皆有檢舉功能,流程類似:
- Facebook:
- 點擊貼文右上角「···」→「檢舉貼文」→選擇「不實資訊」→提交。
- 可進一步選擇「已由事實查核夥伴審查」等選項。
- LINE:
- 長按可疑訊息→「檢舉」→選擇「詐騙或假訊息」→填寫原因→提交。
- 亦可檢舉可疑帳號或群組。
- YouTube:
- 點擊影片下方「···」→「檢舉」→選擇「誤導性內容」→提交。
- Instagram:
- 點擊貼文上方「···」→「檢舉」→選擇「錯誤資訊」→提交。
- Twitter (X):
- 點擊推文上方「···」→「檢舉推文」→選擇「誤導性」→提交。
- TikTok:
- 點擊影片「分享」按鈕→「檢舉」→選擇「不實資訊」→提交。
(三) 向「政府機關」舉報
- 刑事警察局 (165反詐騙專線):
- 適用範圍: 涉及詐騙、恐嚇、人身安全威脅的假訊息。
- 舉報方式:
- 電話: 直接撥打 165。
- 網路: 165 官網填寫報案表單。
- Line: 加入 165 官方帳號,使用「假訊息/詐騙檢舉」功能。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適用範圍: 與疫情、疫苗等公共衛生相關的假訊息。
- 舉報方式: 疾管署官網設有「傳染病問與答」及檢舉信箱。
- 內政部警政署 (各地方警察分局):
- 適用範圍: 涉及公共秩序、誹謗、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的假訊息。
- 舉報方式: 可親自至派出所報案或透過各縣市警局網站檢舉。
- 法務部調查局:
- 適用範圍: 涉及國家安全、選舉干擾、境外勢力介入等重大假訊息。
- 舉報方式: 官網設有「檢舉信箱」或親赴調查站舉報。
-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NCC):
- 適用範圍: 廣電媒體散播假訊息。
- 舉報方式: 官網「陳情信箱」或「通訊傳播障礙服務專線」0800-177-177。
(四) 向「第三方機構」舉報
- 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
- 適用範圍: 涉及兒少不宜內容、色情、暴力、侵害隱私等。
- 舉報方式: 官網線上申訴系統、電話 (02-2577-5118)、Email。
三、舉報所需資料與注意事項
- 必備資料:
- 假訊息 完整截圖 或 原始連結。
- 訊息散佈的 平台、群組或帳號名稱。
- 發現的 具體時間。
- 您認為是假訊息的 具體理由。
- 注意事項:
- 保持冷靜: 勿轉發或評論假訊息,避免擴大影響。
- 完整記錄: 截圖需包含帳號名稱、發佈時間等完整資訊。
- 提供來源: 盡量提供原始出處連結。
- 簡潔說明: 舉報時清晰說明可疑點。
- 保護個資: 勿在公開平台洩露他人個資。
- 耐心等待: 處理需時間,勿重複提交。
- 法律責任: 惡意檢舉可能觸法。
四、法律責任與後續處理
- 散佈者責任: 假訊息可能觸犯《社會秩序維護法》、《刑法》誹謗罪、恐嚇罪、《傳染病防治法》、《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等。
- 處理流程:
- 受理單位初步評估。
- 必要時移交執法機關調查。
- 事實查核機構進行查證並公佈結果。
- 平台依規則刪除內容或停權帳號。
- 執法機關依法偵辦。
五、企業與組織的假訊息應對
企業若遇假訊息攻擊,應:
- 即時監測: 使用監測工具掌握輿情。
- 快速評估: 判斷訊息影響範圍。
- 內部協調: 統一應對口徑。
- 主動澄清: 透過官網、社群發布聲明。
- 正式舉報: 向平台和執法機關舉報。
- 法律行動: 必要時採取法律措施。
六、常見問題 (FAQ)
- Q:舉報假訊息會洩露個資嗎?
- A:正規管道會保護舉報人隱私,但需留意平台檢舉機制可能有差異。
- Q:檢舉後多久會處理?
- A:平台通常數日內處理,政府機關依案件複雜度而定。
- Q:誤報假訊息會受罰嗎?
- A:善意舉報不會受罰,但惡意檢舉可能涉及法律責任。
- Q:假訊息被刪除後就沒事了?
- A:刪除可阻止擴散,但執法機關仍可能追查來源。
七、結論
對抗假訊息是全民責任。透過正確識別、善用舉報管道,我們能有效遏制不實資訊傳播。保持理性、查證後再分享,共同守護台灣的資訊環境。
重要提醒: 本指南提供通用資訊,具體案件請依情況選擇適當管道。遇到緊急威脅請立即報警。
附錄:實用連結
-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https://tfc-taiwan.org.tw/
- MyGoPen: https://www.mygopen.com/
- Cofacts 真的假的: https://cofacts.tw/
- 165全民防騙網: https://165.npa.gov.tw/
- 疾管署: https://www.cdc.gov.tw/
- iWIN: https://i.win.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