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網路聲譽風險的企業陷阱
![WebRto Reputation risk2-04](https://web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4/08/WebRto-Reputation-risk2-04-770x400.jpg)
什麼是聲譽風險以及如何降低聲譽風險
聲譽風險終於開始受到高階主管和決策者的關注,成為其業務策略的合法且重要的組成部分。
考慮到聲譽受損會造成巨大的、有時甚至是毀滅性的影響,令人驚訝的是仍然有如此多的企業讓自己變得脆弱。
詳細了解什麼是聲譽風險、它來自何處以及如何保護您的公司免受其造成的損失。
目錄
- 「聲譽風險」是什麼意思?
- 什麼是名譽損害?
- 聲譽風險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 如何衡量聲譽風險?
- 什麼是聲譽風險管理?
「聲譽風險」是什麼意思?
聲譽風險是指威脅公司、機構或組織聲譽的任何事物。
企業聲譽與股東價值、收入、招募和投資者利益直接相關,因此應謹慎管理。
有兩種類型的聲譽風險需要警惕:直接風險和間接風險。無論哪種情況,聲譽風險都可能突然出現,甚至對最大、最成熟、最受尊敬的公司造成嚴重的、不可挽回的傷害。眾所周知,聲譽風險造成的損害會導致數百萬甚至數十億美元的收入和市值損失。
直接聲譽風險
直接聲譽風險是由於公司在既定和不斷變化的就業、治理、社會責任等標準方面故意採取或不採取行動而直接產生的風險。
雖然直接聲譽風險比間接聲譽風險帶來的損害機會多得多,但這兩種風險都很普遍,公司應盡最大努力減輕風險。
間接聲譽風險
間接聲譽風險可能是由員工的疏忽或故意行為造成的,也可能是由外圍各方間接造成的。
從公司的角度來看,此類風險是無意的,但損害可能同樣嚴重,因為這種風險凸顯了公司無能力或不願意優先考慮風險緩解和安全或以其他方式管理其員工和隸屬關係。
什麼是名譽損害?
聲譽風險會產生連鎖反應,有時可以很快恢復,有時則可能是災難性的。名譽風險造成的損害稱為名譽損害或聲譽損害。
聲譽損害可以透過收入損失、營運成本增加、資本和監管成本增加以及股東價值損失來衡量,但它幾乎會影響企業的各個方面。
德勤 2013 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由於聲譽受損的潛在後果,87% 的高階主管認為聲譽風險比其他策略風險「更重要」或「重要得多」 。
![](https://web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4/08/Screenshot_2-15.jpg)
聲望受損的潛在影響
- 現有客戶的收入損失
- 現有客戶數量流失
- 吸引新客戶的能力下降
- 股價下跌
- 投資能力下降
- 併購估值降低
- 失去重要員工
- 招募能力下降
- 激進的競爭對手收購
- 提高合規性
- 負面品牌認知
- 媒體負面報道
- 就業條件
- 高階主管薪酬
- 產品品質相對於價格
- 跨供應鏈的工作實踐
- 客戶隱私和安全
- 產品召回
- 國外市場子公司的詐欺與腐敗
- 利益衝突和監理變化的困難
- 財務或報告違規行為
- 避稅和逃稅
- 利害關係人和媒體對商業行為的審查
- 社會責任
- 歧視
- 過度削減成本的做法
- 不適當的信用決策
- 可疑的投資
- 獲利未達預期
- 員工失誤或疏忽
- 實體安全漏洞
- IT 漏洞
- 社群媒體貼文和行為
- 關聯公司或員工執行的任何直接聲譽風險
聲譽風險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我們生活在一個時刻與一切事物相連的社會。如今,資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獲取,但驗證卻更困難。如果不採取刻意的措施來解決潛在的聲譽風險並避免聲譽受損,幾乎任何公司或組織都可能隨時成為其影響的受害者。
聲譽風險的直接原因
- 就業條件
- 高階主管薪酬
- 產品品質相對於價格
- 跨供應鏈的工作實踐
- 客戶隱私和安全
- 產品召回
- 國外市場子公司的詐欺與腐敗
- 利益衝突和監理變化的困難
- 財務或報告違規行為
- 避稅和逃稅
- 利害關係人和媒體對商業行為的審查
- 社會責任
- 歧視
- 過度削減成本的做法
- 不適當的信用決策
- 可疑的投資
- 獲利未達預期
聲譽風險的間接原因
- 員工失誤或疏忽
- 實體安全漏洞
- IT 漏洞
- 社群媒體貼文和行為
- 關聯公司或員工執行的任何直接聲譽風險
如何衡量聲譽風險?
沒有辦法計算您的公司可能承擔的風險大小,因為聲譽風險和損害的機會幾乎是無限的。
一旦風險事件發生,您就可以量化風險。量化聲譽風險可以分四個步驟完成。
首先,企業需要識別潛在的聲譽風險損害。然後,估計如果該事件沒有發生,其股票表現將會如何。將這一估計與實際股票表現進行比較。差別在於您的聲譽風險影響。
![](https://web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4/08/Screenshot_3-15.jpg)
識別潛在的損失
任何對聲譽有潛在影響的事件都可以評估聲譽風險,只要:
- 該事件與一家上市公司有關,該公司有相關指數來比較股票表現,
- 事件日期已知,並且沒有洩漏跡象,並且
- 公佈的財務損失影響顯著。
估計假設的股票表現
使用歷史股票貝塔值,估計未來的股票表現(就好像事件沒有發生一樣)。活動結束後幾天繼續追蹤市場,以便將來進行比較。
比較假設和實際效能
計算事件發生後十天的假設估計值與實際股票表現之間的差異。十天是一個很好的窗口期,因為它足夠長以涵蓋影響,也足夠短以確保其他因素不會開始扭曲結果。
確定影響
將相對於假設業績的實際損失與因該事件而宣布的損失進行比較。如果實際損失較大,則差異可以歸因於聲譽風險。
聲譽受損可能是由於市場懷疑該公司低估了潛在損失。在一項風險事件研究中,超過 55% 的事件會產生聲譽影響。
什麼是聲譽風險管理?
聲譽風險管理是指公司透過識別、評估和控制對其聲譽以及市場價值和收入的威脅來降低聲譽風險。
聲譽風險可以說是企業或組織最難以預測的風險類型,因此應盡可能嚴格管理,但許多公司承認他們沒有做好準備。
大約 44% 的公司認為自己「有所」準備或準備工作「成熟」。不到 15% 的人認為他們的聲譽風險緩解措施是“優化的”,而相似數量的人則認為他們的聲譽風險緩解措施不夠充分。
![](https://web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4/08/Screenshot_5-15.jpg)
透過執行聲譽風險評估來開始流程。將利害關係人細分,並評估他們對公司關鍵因素(例如財務績效、領導力、社會責任和工作環境)的看法。您可以透過分析Google索引中不利內容和討論主題的數量和密度來檢查外部感知和風險因素。根據您公司面臨的風險類型製定策略。與公關公司或危機管理團隊合作解決活躍的危機。
聲譽風險保險
有聲譽風險保險提供者,例如Steel City RE。像 Steel City 這樣的公司很大程度上是與公司合作,而不是與人合作。服務範例包括預測聲譽風險、企業價值保護和促進風險管理。
內部聲譽風險緩解
大多數聲譽風險緩解都是在公司內部進行的。為了減少潛在的聲譽風險,董事會應積極制定、執行和實施聲譽風險策略,並將其納入業務規劃。
維持強大而完善的企業價值觀有助於降低間接聲譽風險。與道德和合規相關的政策和程序應從高層開始,並作為公司文化的一部分進行教授。所有利害關係人,從員工到客戶和股東,都應優先考慮為公司帶來正面的體驗。
高階主管聲譽風險緩解調查
德勤報告網路研討會民意調查,2017 年 6 月 29 日
![](https://web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4/08/Screenshot_6-16.jpg)
任何及所有公開報告和財務報表都應準確且高品質。投資者註意到了差異,並對公司造成了不良影響。為了公司目標的利益,應仔細控制報告、營運和合規性。有競爭力的商業模式對於維持有能力的領導團隊的聲譽至關重要。最後,危機應變的規劃和執行將對您的聲譽和相關風險產生重大影響,因此應該成為重中之重。
線上聲譽管理
您的網路形象極大地提高了您的整體企業聲譽,並且通常會帶來聲譽風險。專業的線上聲譽管理公司可以掌控您的社群媒體、內容、外展、數位資產和創作、搜尋引擎優化和品牌管理。策略行銷活動可以修正負面敘述以修復損害。
聲譽風險常見問題解答
聲譽風險是營運風險的一部分嗎?
操作風險是指因內部流程、系統、人員或外部事件失敗而造成損失的可能性。策略風險和聲譽風險不屬於操作風險。
什麼是銀行業聲譽風險?
銀行業的聲譽風險與其他行業的聲譽風險類似。直接或間接行為帶來的聲譽風險可能會損害銀行的品牌和聲譽,進而對收益和價值造成嚴重損害。 2016 年富國銀行事件是銀行業直接聲譽風險的典型例子。
什麼是聲譽風險保險?
有一些保險單可以保護公司免受聲譽風險造成的損失。這些保單通常涵蓋受損的客戶資料、導致負面聲譽影響的社群媒體活動以及其他直接聲譽風險行為。